月下老人

建議向神明祈求保佑願望

姻緣運(一般是求有好的正緣,非正緣的效果不大)

神明傳略

關於「柴道煌」即月下老人傳說,有幾種,但可以確定是月下老人不是先下凡,然後再成仙,而是由天界所指派。
而有關月下老人的傳說,據考證,最早可能是出自「續玄怪錄」的「定婚店」一文中提到月老。
故事內容是杜陵人書生韋固,前往宋城訪友,途中同客棧的旅客知道他未婚,要幫他介紹清和太守女兒介紹給他。兩人約定次日旅客會把太守的意願告訴她。韋固天未亮就出門,途中他遇到一位老者,靠著一個大布袋,並在昏暗月光下,翻著一本書。他好奇走近看,書上的內容,他一個字都看不懂,就開口問那位老者,老者回他,你當然看不懂,這是天上專門男女婚配的姻緣書。
韋固半信半疑,就好奇問老者,你後面背的袋子裝什麼?老者回覆是:紅繩子,男女出生就綁好了,無論是「雖讎敵之家,貴賤懸隔,天涯從宦, 吳楚異鄉,此繩一系,終不可逭」,意思是無論彼此是何身分、貧富貴賤,離家為官,或彼此身在兩處,只要彼此綁上這紅線,都是為夫妻。
韋固聽完,不可思議,也不太相信因此把,就問老者,我的妻子是哪位千金,老者說看到一個盲眼婦人,手抱一個女孩。那位婦人有個小女孩,老者就跟韋固說:那個小女孩是你未來的老婆。韋固不相信,就想派人去暗殺那個女孩,結果頂下人不忍心,只是擊傷他的臉。十六年後,韋固娶妻,發現他的老婆眉毛上有傷,就問他老婆傷從何來,他老婆就告訴她原由。韋固嚇傻,想到當年那位在月光下看書的老人,跟他說的事,原來都是真的。因此「月下老人」便因此傳頌,宋城的縣太爺知道這件事後,便把當年韋固住的客棧,叫’定婚店。
但也有其他傳說,相傳瑤池金母有關后羿和嫦娥的愛情,認為有情人應該終成眷屬,因此派仙人在月亮神石崖下的洞裏,為世間有情男女牽線搭橋,後世稱「月下老人」。
還有另一個傳說是「七娘媽」(織女),每年七夕會把人間未婚的成年男女製成名冊,向天庭呈報。當月下老人收到名冊後,就按照合適條件抄寫成另一本名冊,然後用紅線綁牢二人之足,配成一對佳偶。

神明聖號

民間百姓稱:月下老人,月老,月老公、月老爺、月老星君、月老神君,柴道煌

封神簡歷

月老的神格是由傳說而來,但非封神演義,也不是天子所敕封。因此只有少數廟宇將月老作為主祀神明,一般廟宇多半將月老作為陪祀神明。但由於一般未婚男女,都希望有好的姻緣,所以除了現實世界的媒人,也需要求神賜與好姻緣。媒人神明就因此誕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