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萬華-台北天后宮

台北天后宮是著名的媽祖廟,建廟近三百年,為艋舺三大廟之一。

臺北天后宮的前身是「艋舺新興宮」,根據《淡水廳志》的記載,興建於乾隆十一年(1746年)。該廟為番薯市街(後改為「歡慈市街」,在貴陽街一帶)的重要廟宇,建廟後市街即以此為中心往東、北發展。而關於媽祖的由來,一說是兩百多年前,有一唐山船至臺灣行商,便將船上由唐山迎來之海神媽祖神像,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。事畢,船主起帆回程時行進艱難,遂請神諭,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,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,之後由當地行船業者合力於番薯市街興建廟宇。而廟名則因為臺北地區發展始自新莊,艋舺相對而言屬於「新興」發展地區,故命名為「新興宮」。而除了上述說法之外,另有新興宮媽祖分香湄洲天后宮,或是新莊天后宮(今 新莊慈祐宮),或從河流漂流所得的說法。

 乾隆初年,漢人入墾台北盆地漸多,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三邑人鳩資興建「龍山寺」,歷經二年峻工。而後向北發展了舊街、新店街(今西園路一段),而比舊街更早發展的蕃薯市街(後改為歡慈市街,今貴陽街一段)交會處,至西元1746年清乾隆11年則興建了「新興宮」,後來的市街發展便以「新興宮」為中心,進而向東、北方延伸;1788年清乾隆53年則陸續建立了「清水巖祖師廟」,而後這三座廟於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便被並稱為「艋舺三大廟門」。

台北天后宮建廟時間有不同版本說法,我們參考

台北天后宮官網http://xn--djrpt1c90vgrd.tw/history_01.htm

l以及維基百科內容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8F%B0%E5%8C%97%E5%A4%A9%E5%90%8E%E5%AE%AE

台北天后宮主祀神明氣場:

台北天后宮主祀神明:

台北天后宮地址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